图为成都一家影院内摆放的电影海报。陈雨禾摄
在国内消费持续复苏的背景下,近期表现优异的电影市场备受关注。
从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表现来看,不仅票房、观影人次刷新中国影史纪录,而且其他多项数据也大幅超出不少机构的预期,而从影视类上市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行业整体也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
【资料图】
暑期档总票房突破200亿元
截至记者8月31日发稿时,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累计票房已达205.77亿元,超越2019年同期的177.78亿元,成为新的历史纪录;此外,今年暑期档观影人次超过5亿,同样刷新历史纪录。
不仅如此,今年暑期档票房超过20亿的影片数量也是史上最多,包括35.2亿元的《消失的她》,35.1亿元的《孤注一掷》、24.8亿元的《封神第一部》、22亿元的《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票房虽不足20亿元,但也接近18亿元,是近年来票房较高的影片之一。
整体来看,今年前八个月,国内整体票房已超过426亿元,观影人次超10亿人次,均超过2020年、2022年的全年数据,并接近2021年的470亿元、11.67亿人次的数据。
有分析指出,2023年上半年,在国内消费复苏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全面回暖,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增长均超过五成,极大地提振了电影业的信心,而暑期档超200亿元的票房显示,中国电影业继续保持快速恢复态势。
部分机构对于电影市场国庆档抱有极高期待,认为接下来会继续“超预期”。
开源证券表示,2023年国庆档目前已有《前任4:英年早婚》《坚如磐石》《志愿军:雄兵出击》等多部影片定档,题材类型较过去几年国庆档更丰富,暑期档带来的观影意愿回升或将延续,国庆档票房超预期的概率极大。
德邦证券认为全年票房有望达570亿元,预测国庆档多部影片票房将超10亿元。
多家影视上市公司由亏转盈
暑期档票房破纪录,A股影视院线概念股自然成为不少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
Wind数据显示,已公布2023年半年报的影视院线公司中,就有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中视传媒、光线传媒、横店影视、上海电影、奥飞娱乐、金逸影视等多家去年亏损的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其中,去年巨亏超19亿元的万达电影,今年上半年盈利4.2亿元;去年亏损超7亿元的光线传媒也盈利超2亿元;而去年亏损超3亿元的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则在今年分别实现盈利6584万元、1.1亿元。
查看部分盈利公司的财报,对于业绩好转的原因,不少公司都提到了观影热度恢复、内容恢复稳定供给、政策支持缓解压力等。
供给端方面,今年上半年共上映影片254部,较2022年同期增加83部,优质国产影片及进口片助力春节档、五一档和端午档。政策支持方面,2023年5月21日,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阶段性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覆盖五一、暑期、国庆多个重点档期;2023年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持续投放优秀电影、演出等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
不过,并非所有影视院线上市公司都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根据近期出炉的半年报,博纳影业的亏损金额就由去年的7211万元扩大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6亿元,而华谊兄弟则在去年巨亏近10亿元后,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4亿元,此外,唐德影视、百纳千成、欢瑞世纪、中广天择等公司也在去年盈利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转而亏损。
机构关注相关公司业绩弹性
整体而言,在暑期档票房创新高、电影市场整体回暖的背景下,行业内上市公司引来了不少机构的关注。
财通证券分析称,暑期档票房持续创出新高,优质内容持续提振观影需求,电影消费复苏超预期,后续影片供给充足,关注相关电影院线公司的业绩弹性。
万联证券表示,2023年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电影作为线下消费的重要场景,呈现良好回暖态势,随着优质电影定档,各大档期票房表现良好。随着免征电影发展资金政策的发布,免征期跨越多个重点档期,影片供给端数量、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影院运营压力将会有所缓解,重点关注龙头院线公司。
开源证券认为,暑期档电影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了“票房-口碑”的正相关关系,或助力国产电影继续提升品质,从而有望提升票房的稳定性;而头部影投院线公司市占率的提升叠加已度过资本开支快速增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驱动利润持续释放。基于国庆档和更长期视角,继续建议配置电影板块,受益标的包括猫眼娱乐、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幸福蓝海、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百纳千成、博纳影业、阿里影业、北京文化等。
信达证券预测,2023年全年票房有望恢复至501亿。建议关注A股院线公司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内容公司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博纳影业、奥飞娱乐及港股猫眼娱乐、欢喜传媒、IMAXCHINA。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