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修补艺匠走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河西南,“修修补补”有了固定站点
“姑娘给买的裤子裤腿长了,今天正好拿来改一下。”8月3日下午两点刚过,家住双闸街道永初社区佳兆业小区居民潘翠琴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初·拾光”修补艺匠站点。简单了解需求后,裁缝师傅陶广辉熟练地接过衣料,一踩一蹬,缝纫机就“嗒嗒嗒”地响起。
短短半小时,修补艺匠站点内已人头攒动。修伞、修拉链、补衣服……前来的居民需求虽然大不相同,但都能在这里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修补”服务。“必要的缝缝补补,是生活刚需,尤其对于一贯有着勤俭观念的老年人来说更是这样。这个小屋只要开门,基本上都有人来。”陶广辉介绍道。
社区开起修补艺匠,居民修修补补有了好去处。这一名叫“初·拾光”的修补艺匠,源于社区居民群聊中的一句“牢骚话”。如今,网络购物、线上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一网走遍天下”成为居民的生活日常。但诸如修鞋、换拉链这样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解决。
永初社区是河西南部新型城市社区,如今随着新居民不断涌入,道路拓宽了、商圈增多了、楼房建密了,之前街头巷尾的“小修小补”却逐渐隐身。
今年3月,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例如,让修鞋、配钥匙等小摊点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细微处的落笔,蕴含着保障民生的大智慧。今年6月,永初社区腾挪出办公用房部分区域,积极引导“小修小补”进驻社区,打造便民服务的固定化站点,每周二至周六,下午2点至6点,提供修锁配匙、缝纫剪裁、修鞋章钉、雨具修补、家电维修等五大类特需服务项目,为手艺人提供创作、展示、宣传、交易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阵地,还新引入理发义诊、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长期性常规服务内容,用一间便民小站,让服务不断延伸。
“我之前有试过,有两件小破洞的衣服寄到网上去,大概花了50元外加运费,现在有了社区便民服务点,就能省下不少钱,又极大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居民陶鹏说。
“前期,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调查问卷、不同年龄层座谈、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对周边居民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老百姓需要什么便民服务,我们就引入什么资源。老百姓不用花大钱、耗大时,就近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永初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站内专业师傅的修补费用普遍优于市场价,如改裤长,服务站8元,市场价10元以上;改衣长,服务站10元,市场价20元左右。此外,为了鼓励社区“能人巧匠”参与社区治理,修补艺匠还提供自助式服务,有“手艺”的居民都可以来搭把手、救个急,无偿使用艺匠站点内的设施设备提供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