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同事创造“济麦家族”,助推小麦增产600亿斤
【资料图】
——记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建军
刘建军在田间给小麦授粉。
“济南17”试验田。刘建军最近双喜临门:1月19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月17日,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建军何许人也?济麦家族系列小麦育种攻关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济麦家族,可谓声名赫赫:济南17,我国第一个替代进口的面包小麦;济麦20,我国首个面包面条兼用小麦;济麦22,我国迄今为止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可以说“济麦家族”引领了我国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的方向,累计推广6亿亩,增产小麦600多亿斤,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
显赫成绩的背后,是刘建军36年持之以恒的付出,是团队凝心聚力的拼搏。
研发优质面包小麦
打破进口垄断
“国产小麦做不出优质面包。”这话令人非常难堪,却曾是一代中国农业科学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20世纪80年代,我国小麦连年丰收,可是能生产面包粉的优质小麦仍然依赖进口。
科研创新必须符合国家战略,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刘建军回忆说,进行品质改良,选育能够替代进口的面包强筋小麦成为当年作物研究所品质育种课题组的首要目标。
彼时,课题组面前,横亘着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我国人多地少,育种需要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不能牺牲产量追求品质,这也是作物育种领域的世界难题。并且,科研条件简陋得难以想象,课题组可谓“三无”——无材料、无经费、无经验。
1986年盛夏,大学毕业刚刚入职的刘建军,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毅然跟随课题组组长赵振东,踏上了一条坎坷艰辛并且前途未卜的小麦育种之路。
他们首先引进国外小麦育种材料,用美国的优质材料和中国高产主栽小麦品种杂交,到子二代(F2)的时候种了上万棵单株,结果最后还是选不出一个理想品种。这条路碰了壁,走不通,他们只得换个新思路,选用中国同纬度的优质材料进行农艺性状改良。
他们从上千份材料里“大海捞针”,苦苦寻觅,然后筛选、杂交,前后做了上千个组合,可结果都不如意:品质好点了,产量下去了;产量上来了,品质又下去了。5年时间过去了,研究似乎还在原点徘徊不前。
“当时好多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都选择离开,有的转行了,有的出国了。”刘建军至今都记得那些迷茫的日子。
苦心人,天不负。经历了数千个日日夜夜之后,奇迹发生了。他们发现了一个优质亲本临汾5064,将这个亲本与丰产性较好的鲁麦13进行杂交,其后代果真继承了双亲的优点:既优质又高产!播种、收获、筛选……经过一代代的选择,最终济南17问世了,1999年,济南17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这一天,距离课题组起步已经整整过去了15年!
成功没有捷径,就是苦干加巧干。
刘建军记得,当时课题组把所有的微量方法研究了一个遍,2000多元的设备买不起,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易的设备代替,最终经过上千次试验终于捣鼓出一个“微量沉降法”。只用一株麦穗、0.32克面粉就能测定出沉降值,让早代(子二代、子三代)个体单株品质鉴定成为可能,缩短育种年限2—3年!当时,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小麦育种领域均可谓一个创举。
汗水没有白流。济南17的横空出世震惊了国内外小麦育种界。我国小麦育种泰斗庄巧生院士称赞济南17为“我国近几年调整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麦的开路先锋”。
澳大利亚小麦育种专家前来山东省农科院,参观济南17展示田之后,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因为当时优质麦出口大国美加澳,强筋麦的亩产才200公斤左右,而中国在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下已经培育出亩产超过500公斤且达到国际硬麦二等标准的优质麦,领先世界。
锤炼十八般武艺
育成里程碑式品种
“去年夏收,我这400多亩济麦22平均亩产达到650—700公斤。这么多年啥气候灾害几乎都遇到过,这个品种从来没让人失望!”2023年春寒料峭,滕州市级索镇龙庄村家庭农场主龙振存望着麦田,有感而发。他连续16年种植济麦22,对这个品种抗倒、抗旱、抗冻、抗病、年年丰产的特点啧啧称赞。
“高产是育种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提高小麦单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有效途径。”说起选育济麦22的背景,刘建军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高产育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逐步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将超高产、广适、早熟、抗病、抗倒等性状设定为新的育种目标。
如果说高产与优质是一对“冤家”,那么高产与广适也是一对“冤家”。
“这就好比培养一个全能型运动员,必须想办法弥补他的短板,让每个单项都突出,才有可能拿下冠军。”刘建军说,为了锤炼济麦22的十八般武艺,他和同事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以阶梯杂交聚合优异基因、抗性和产量同步提高的种质定向改良和亲本选配为基础;以前期重稳健,中期重株型和繁茂性,后期重穗育性、茎秆质量和叶片功能选择、产量三因素均衡提高的全生育期选育为主线;以穿梭育种、水旱轮选及异地鉴定的杂种后代选育为手段。
通俗地说,就是持续努力创制足够优秀的父本、母本,再让它们“婚配”;在田间年复一年地选择表现特别突出的后代,然后把这些后代“流放”到或寒或热的地区,或干旱或多水的环境,甚至是病毒、病菌猖獗的田块中,经受各种各样的磨难。
从1994年杂交组合,到2006年审定,经过了12年,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品种济麦22再次惊艳世人。
2009年夏天,山东省滕州市高产创建田里,济麦22实打平均亩产789.9公斤,创当时一年两熟制下冬小麦高产纪录;2009—2017年连续9年秋播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其中2011年达到3877万亩。面临“后浪”小麦新品种的不断冲击,济麦22因其突出的广适性,2021年秋播1631万亩,再次成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3.3亿亩,为全国之最。
国内育种同行纷纷选用济麦22作亲本或进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用济麦22作亲本选育且通过审定的品种超过130个。
获奖只是新起点
立志再出大品种
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2,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刘建军该满足了,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因为在他看来,济麦22虽然堪称完美,但还可以变得更好。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何中虎团队合作,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育成了我国黄淮冬麦区第一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育成的小麦品种济麦23,于2016年通过山东省审定。
因为具有87%的血缘关系,济麦23被称为济麦22的“升级版”:较后者显著增产,2020—2022连续三年分别在山东招远和龙口实打亩产超过820公斤;早熟1—2天;品质达到了中强筋标准。
同时,他们以济南17为父本选育的济麦44成为国内强筋小麦的新星,实现了强筋品种的产量突破。该品种2015—2021连续7年品质达到香港南顺集团企业标准,2017—2021连续5年达到国标优质强筋小麦标准,是目前优于美国硬红冬的5个国产小麦品种之一,2019年入选我国黄淮麦区超强筋小麦榜单,2022年在山东省小麦高产竞赛实打测产活动中亩产801.72公斤,刷新了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
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刘建军是年轻人的榜样,肩负传帮带重任。他说:“学无止境,既要学习老一辈育种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学习年轻人深入未知区域、敢于创新的精神。”
“刘老师总是下地比我们早,走得比我们晚。”年轻人常常感叹刘建军身先士卒的实干精神,在他们眼里,年近耳顺之年的刘建军比年轻人的精力还旺盛。在他身上,“执着坚守、勇于创新、敬业奉献、提携后学”的济麦精神体现无余。
如今,刘建军每天仍耕耘在育种一线,他还有许多牵挂。
目前,小麦育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优异种质资源匮乏,品种(系)遗传基础狭窄和相似性高。据统计,山东省1950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遗传相似系数达到0.7以上,而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品种与济麦22的遗传相似系数超过0.87。
“选育突破性品种,需要突破性种质材料,持续遗传改良才能得到突破性种质材料。济麦22的父本、母本就是我们团队经历多年不断改良获得的。”刘建军说,沿着这条路,他创造了多个新种质材料。
守得住丰收的繁华,耐得住麦田的寂寞,是刘建军献身小麦育种事业的真实写照。
“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是一个新的起点。”刘建军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前再育出一个突破性小麦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一把力!”
标签: